1组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2组织定义的三要素:目标、有机结构、人群。
3管理: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4管理定义的构成要素:目标、职能、环境、资源
5管理的性质:科学性和艺术性
6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7管理者的层次分类:高层、中层、基层和作业人员
8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技术、人际和概念技能。
9对管理者技能的理解:三种技能对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是需要的;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三个技能的要求程度会有区别。
10环境对组织的影响
环境是组织生存的土壤,它为组织活动提供条件;环境对组织活动起制约作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11组织的一般环境:自然、政治、社会环境、经济和技术。
12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五家管理思想: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管理思想
以“无为”为最高原则的道家管理思想
以“法治”为基础的法家管理思想
《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
商家的经营管理思想
13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标准化原理--操作方法、工具、机器、材料和作业环境标准化
刺激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劳资双方应该共同协作
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
实行“职能工长制”
管理上实行例外事项原则
14法约尔管理理论——管理5职能 :计划 、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15霍桑试验试验内容
霍桑试验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第一阶段:工场照明试验(1924—1927年)
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年8月—1928年4月)
第三阶段:大规模的访问与调查(1928—1931年)
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1931—1932年)。
试验结论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提高工人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16管理与决策:决策是管理的基本要素;决策是管理的核心
17所谓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18决策概念的四个内容:决策主体、解决的问题、调整的对象、时限
19权变理论学派的基本观点。
权变理论所要研究的是组织管理中的各种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强调的是组织的多变性,并力图了解组织在变化的条件下和在特殊的情境中的运营情况,最终目的是寻求最适合具体情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行为。
权变理论的实质是要求组织能够尽可能地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因事、因不同的情境而采取不同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而绝非是千篇一律或因循守旧。
20试说明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在组织的各项资源中,人力资源发挥着统领各项资源的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这是因为组织的一切活动,首先是人的活动,由人的活动才引发、控制、带动了其他资源的活动。
(1)人力资源是一切组织活动的实践者。
(2)人力资源是组织资源增值的决定性因素。
(3)人力资源是唯一起创造作用的因素。
21对管理者知识素质的要求。
管理者理想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动态的“T”型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有三个标量:即深度、广度和时间度。
具体来说,管理者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专业知识;第二是管理知识;第三是相关知识。
22什么是目标管理?试述目标管理的典型步骤。
目标管理是一种综合地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系统管理方式。具体地说,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组织管理任务的过程。
目标管理的过程一般可分为目标设立、目标分解、实施控制、目标评定与考核四个阶段。
23目标评定的要求。
目标管理是一种严格的精确的责任管理,它注重结果,因此必须对部门、个人的目标进行自我评定、群众评议、领导评审。目标评定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上级的评定要全面公正;评定结果要与经济责任制和人事管理相结合,奖优罚劣要及时和分明;及时反馈信息。
24试述决策的一般过程。
(1)识别问题。
(2)确定决策目标。
(3)拟定备选方案。
(4)评价备选方案。
(5)选择满意方案。
(6)实施方案。
25集体决策的特点。
(1)集体决策的优点:提供更完整的信息;产生更多的方案;提高了对决策方案的接受性;提高合法性。
(2)集体决策的缺点:浪费时间;屈从集体压力;责任不清。
26计划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一个完整的计划应该能够解决以下6个问题:
(1)为什么要做?即明确计划工作的原因及目的。
(2)做什么?即明确活动的内容及要求。
(3)谁去做?即规定由哪些部门和人员负责实施计划。
(4)何时做?即规定计划中各项工作的起始时间和完成时间。
(5)何地做?即确定计划的实施地点。
(6)如何做?即制定实现计划的手段和措施。
27计划实施的要求
组织计划实施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均衡地完成计划,具体来说,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计划指标层层分解,逐项落实。(2)严格实行考核制度。(3)坚持激励原则。
(4)加强控制。
28什么是部门化?部门化应注意的问题?
部门化是指将组织中的业务活动按一定的逻辑安排归并为若干个管理单位或部门。在实际工作中,部门划分工作必须有利于形成一个有效率和有效益的组织结构,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1)整体协调。(2)精干高效。(3)分配合理。(4)稳定与弹性。
29授权的基本过程和原则
授权的基本过程(1)分派任务。(2)授予权力。(3)明确责任。
有效授权的原则(1)适度原则。(2)明责原则。(3)不可越级原则。(4)责任的绝对性原则。
30什么是人员配备?试述人员配备的原则。
人员配备是根据组织目标和任务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科学考评和培训人员,使合适的人员去完成组织结构中规定的各项任务,从而保证整个组织目标和各项任务完成的职能活动。为求得人与事的优化组合,人员配备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2)因事择人原则。(3)因才用人原则。(4)动态平衡原则。
31考评的原则。
(1)指标客观性。(2)方法可行性。3)时间适当性。(4)结果反馈性。
32培训中应注意的问题?
(1)培训工作必须与组织目标相结合。(2)上级管理人员必须积极支持和参与培训。(3)对培训者的要求。组织内的各级管理人员是最好的培训者。也可聘请组织外部一些专家学者作为培训者。(4)对受训者的要求。培训工作只有和受训者的管理愿望和学习愿望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5)培训的具体内容必须与受训者的需求相吻合。(6)培训的方法必须有效。(7)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33人们反对变革的主要原因以及排除变革阻力的方法。
人们反对变革的原因,与其说是对新技术取代性的害怕,不如说是人性与社会的因素。人们反对变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的惰性;(2)不能预见未来;(3)对发起变革的人怀有成见;
排除组织变革阻力的方法(1)注意策略,相机而动。(2)加强培训与学习,提高适应性与预见力。(3)相互尊重,增进信任。
34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主要观点。
(1)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就一般人而言,具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需要是有层次的。(3)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
35如何提高激励的有效性?
(1)掌握和满足员工的需要。(2)增强成就激励。(3)注意工作激励。(4)奖惩结合,以奖励为主。(5)注意激励的公平性。(6)正确对待挫折和受挫折的人。
36领导用人的艺术
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能够汇聚优秀的人力资源,而且能够提升成员的能力,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1)知人善用。(2)用人所长。(3)用养结合。
37什么是控制?控制的基本过程。
控制就是组织在动态变化环境中,通过检查、监督、纠偏等管理活动,使组织计划与实际运作保持动态适应,以确保组织目标和为此而制定的各种计划得以实现。
控制的基本过程一般包括四个步骤:确定控制标准;衡量实际工作;分析衡量结果;采取管理行动。
38决策
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39目标层次体系
目标层次体系就是将组织总目标具体化到组织中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员工,使他们都有具体的目标,这样就形成一个目标层次体系。
40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是指组织成员关系为非官方规定的,在自发的基础上为满足某种心理需要而有意或无意形成的不定型组织。
41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一种综合地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系统管理方式。具体地说,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组织管理任务的过程。
42部门化是指将组织中的业务活动按一定的逻辑安排归并为若干个管理单位或部门。
43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就是在组织内部进行劳动分工并加以协调。具体地说,就是将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须进行的各项活动和工作加以分类和归并,设计出合理的组织结构,配备相应人员,分工授权并进行协调。
44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层次上一定程度的分散,即组织领导层把其决策权分配给下级部门和下级部门主管,以便他们能行使这些权力,支配组织某些资源,自主解决某些问题,完成其工作职责。
45授权是指上级把自己的职权(主要是指决策权)授给下属,使下属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
46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上一定程度的集中,即把决策权集中在组织领导层,下级部门和下级人员只能依据上级的决定、法令和指示办事,一切行动听上级指挥。
47组织变革是组织为适应内外环境及条件的变化,对组织的目标、结构及组成要素等适时而有效地进行各种调整和修正。
48激励是指有机体在追求既定目标时的意愿程度,是人类行为动机的激发力量。管理学所讲的激励就是在管理工作中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9冲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相互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
50控制就是组织在动态变化环境中,通过检查、监督、纠偏等管理活动,使组织计划与实际运作保持动态适应,以确保组织目标和为此而制定的各种计划得以实现。
51分层控制是指将管理组织分为不同的层级,各个层级在服从整个目标的基础上,相对独立地开展控制活动。
52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
53管理者的素质是天生的, 后天的学习仅仅是一种补充。
54矩阵制管理机构适用于规模较大、产品种类较多、市场
分布面较广的企业管理。
55如果组织内信息传递比较畅通 , 管理层次可以少一些。
56管理的创新性是指管理活动不但参与创造价值 , 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7管理职能的分工经历了一个由细到粗,由多到少的过程。
58 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特别是经济管理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宏观经济管理,二是企业管理。
59管理之所以具有艺术性的特点 , 是因为影响管理的因素不仅有确定性因素, 而且有不确定性因素;不仅有稳定性因素, 而且有不稳定性因素。
60由于管理工作本身涉及很多具体技术、业务工作, 因此, 一个好的专家学者或生产能手, 一定也是一个出色的管理者或领导者。
61现代管理学所研究的一般管理原理 , 一般涉及具体的业务和方法 , 所以对具体的业务和方法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62如果企业需要集中各方面专业人员参加完成某一项目或业务, 可以采取事业部制管理机构。
63什么是管理的二重性 ?
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也即管理的一般属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也即管理的特殊属性。
64 简述管理者的素质要求 。
一般地说,管理者的素质包括:(1)政治素质。(2)品德素质。(3)业务素质(4)知识素质。
65试述管理机构的设计与建立应坚持的原则。
管理机构的设计与建立应坚持以下原则 :(1) 以目标为中心 , 以职能为依据的原则。目标是组织机构的核心。(2) 责权利相统一的 原则。管理机构的设置, 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管理权限和责任的划分。(3)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适当的原则。在一个组织机构中, 其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例关系。(4) 任人唯贤 , 择优录用的原则。 (5) 精简效能的原则。就是机构尽量少, 人员尽量精; 所谓效能, 就是要尽量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 , 有利于提高每个机构和人员的办事效率。
66管理目标不仅是各项管理工作的依据,而且是评价各项管理工作成绩大小、质量高低的尺度。
67在现代社会中 , 信息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 因此企业应不惜一切代价去收集信息。
68管理目标往往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69管理目标的评价作用 , 只适用于对每个单位、每个部门工作成绩的衡量 , 而不适用于对个人成绩前衡量。
70管理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制定管理目标的主要依据。 因此 , 制定管理目标主要考虑的是如何解决主要问题 , 而不必考 虑其他问题。
71管理目标是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和系统内各要素有机联系的介质。
72将反馈信息与原输出信息加以比较, 根据二者的偏差对再输出信息予以纠正 , 使其效应减弱 , 从而控制整个系统运转按预定目标进行, 这种反馈是正反馈。
73在信息管理系统各构成要素中, 信息控制系统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74不同的管理层次 , 对其目标成果的评价的重点是不同的 ,对基层人员的目标成果的评价 , 评价重点应放在 " 完成程度 " 。
75计划管理是由计划部门自上而下下达计划指标, 而目标管理在目标分解中, 必须要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目标协商。
76制定管理目标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
(1)科学预测的原则;(2)民主参与的原则;(3)方案选优原则;(4)信息反馈原则。
77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
(1)要有明确的目的;(2)要坚持系统的完整性与统一性 ;(3) 要保证一定的可靠性 ;(4)要允许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5)要注意一定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 (6)要讲究经济性。
78试述制定管理目标的依据。
(1)管理所应解决的问题。这是制定管理目标的直接依据。(2) 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3)管理的内部条件所提供的可能性。这是管理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4)管理的外部环境所提供的可能性。一般地 , 管理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79管理中所谓的人才 , 是指少数典型或代表人物。
80在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 , 特别是树立尊重人才和人的全面发展观念 , 最主要的是加强教育。
81管理系统与其各组成部分遵循不同的运行规律。
82树立管理的信息观念 , 必须要同时树立管理的数量分析观念。
83人本观念的实质是仅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管理的目的。
84树立管理的人本观念 , 首要的是要树立管理者素质第一的观念 , 因为管理者是决定管理成败的首要因素。
85树立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管理观念,一方面要把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作为管理的最高目标,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其实现的历史性。
86建立任何管理制度, 制定任何管理措施, 都必须要对人的本性有一个准确而科学的认识。惟此, 才能使所制定的管理措施和制度有较强的针对性。
87我国古代的《易经》、《老子》等著作 , 在解释自然现象适合人体构造时都反映了一定的系统思想。因此 , 管理的系统观念 , 是随着管理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
88系统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构成的系统,有的是开放的,有的是封闭的。
89什么是管理的系统观念 ?
管理系统观念是指管理主体自觉地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 , 对管理要素、管理组织、管理过程进行系统分析 , 旨在优化管理的整体功能 , 取得较好效果的观念。
90简述人本观念的主要表现。
(1)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2)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3)以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目标。这是高层次的人本观念。(4)" 人和第一 " 的观念。
91试述在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的主要途径 。
(1) 把管理建立在对人的本性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也就是首先要明确所管理的人是什么人 , 然后再研究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 即如何管理的问题。(2) 正确运用激励机制。树立人本观念,必须研究人的需要, 并进而研究如何通过满足人的需要, 激发人的动机, 达到管理目标。(3)重视人的精神、价值观和政治思想在管理中的作用。(4) 创造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在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 ,最主要的是扫除影响和限制人的才能充分发挥和出才用才的种种障碍, 创造能够使人的才能尽可能发挥和人才辈出的良好机制和环境。
92择优应当坚持相对满意准则的唯一原因是无法找到最优的方案。
93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 并不是只重视质量而忽视数量。
94搞好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特别是搞好管理中领导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是做好各项管理工作的关键。这是由管理的择优观念决定的。
95出口替代是指以出口初级产品代替出口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的战略。
96择优观念中的发展是指国民经济的连续、高速增长。
97在管理的方案选优中 , 要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98在管理中树立人才第一的观念 , 不仅是做到质量第一、 时间第一、效益第一的根本保证 , 而且提倡把人的发展和进步作 为管理的重要目的之一 , 也是管理不断优化、不断提高的表现。
99建国后一段时间内,为了集中力量建设独立的工业体系,我国实行了粗放式为主的工业发展战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粗放式发展由于效率低下,成为工业发展的阻碍。此时,就必须推行重视效益、质量,重视改善结构的集约化发展战略。这是发展战略的调整。
100创新性是战略观念的首要特征 , 因为只有创新才能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才能使战略有真正实在的意义。
1在战略的初期发展阶段 , 其主要任务是为实现战略总目标进行准备 , 此时着力于技术的引进、资金的筹集、经济结构的 调整和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等 , 主要为下一步发展创造一个良 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2简述管理择优观念的涵义。
管理的择优观念是指, 充分利用可能利用的条件, 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 , 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满意的管理效果。
3选择战略重点应考虑哪些原则 ?
(1)必须是对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意义的部门、地区或环节;(2) 必须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最为薄弱而又影响全局均衡发展的部门、地区或环节; (3)必须是具有特殊发展优势, 应予以优先发展 , 并有能力带动全局发展的部门、地区或环节 ;(4) 必须是对国民经济全局或某一区域能发挥 " 启动 " 作用的部门或环节。
4试述管理的择优观念的内容。
( 1) 质量第一的观念。凡属涉及质量问题的部门和单位, 都要加强质量教育, 提高质量意识, 并要在这个基础上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 时间第一的观念。时间第一的观念也就是讲求效率的观念。( 3 ) 效益第一的观念。就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 4) 人才第一的观念。提倡人的发展和进步作为管理的重要目的之一 ,也是管理不断优化、不断提高的表现。
5决策的价值依据是指决策要考虑投入产出的效益。
6一项新的经济政策出台初期 , 往往失效率较高。
7市场经济条件下 , 计划的地位与作用将越来越低。
8高层计划要规定基层组织和组织内各部门在一定时期需
要完成什么、如何完成等。
9一切管理者,不论其职位高低,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决策,执行决策。
10决策的创造性并不排除借鉴别人的经验 , 只是不能机械地照搬照抄。
11决策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尽可能地为执行部门提供整体最
佳的方案 , 以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
12计划编制的程序,既要符合决策科学的要求,也要符合群众路线的要求。
1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对宏观经济的调控 , 以指令性计划为主。
14由于计划是为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 , 对未来的行动进行 规划和安排的行动方案。因此, 计划应是刚性的, 不能是弹性的。
15什么是决策 ?
决策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 , 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选择并实施方案的全过程。
16简述计划的涵义与性质。
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 , 对未来的行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活动。
计划的性质主要包括:(1) 目的性;(2) 未来性; (3) 普遍性;(4) 效率性;(5)控制性。
17试述决策的程序。(162——170)
为了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通常采取以下步骤:(1) 摆明问题。这是决策的起点 , 一切决策都是从问题开始的。(2) 确定目标。确定的目标必须具体明确。(3) 拟定方案。拟定方案时应拟定多个方案。(4)方案评估。就是对所拟定的各种备选方案 加以评价 , 从而得出各备选方案优劣利弊的结论。(5)方案选优。从众多方案中选取一个较优的方案 , 即所谓的拍板定案。(6) 跟踪决策。要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及时发现决策实际执行情况与决策目标 之间的偏差, 进行跟踪决策。
18运用大权力监督小权力,必须特别注意监督的公正性。
19需要是行为的唯一决定因素。
20好的工作环境可以对职工形成强烈的激励。
21通过提高工资水平可以形成长期激励。
22管理的目的是规划、实施监督的基本准则。
23安全需要是指人们对经济和身体安全,如避免被盗、失业等的需要。
24激励和约束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 , 都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 , 消除组织中存在的消极因素。
25在我国 , 国家的监督在监督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和最高层次 , 对其他监督起着表率作用和指导作用。
26物价监督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物价总水平 , 防止市场哄抬物价及其他乱涨价的不法行为 , 保证正常平等的市场竞争秩序。
27人的需要由低到高 , 按照一定的顺序出现。只有当一种需要得到完全的满足时, 个体才会转向新的需要。
28简述激励的原则。
有效激励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
(1) 理解人、尊重人的原则。(2)目标明确原则。(3)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4) 时效性原则。(5) 组织成员参与的原则。
29简述监督的涵义与功能。
监督是指管理主体为获得较好的管理效益 , 对管理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具体活动所实行的检查审核、监督督导和防患促进的管理活动。
监督具有以下四种功能:(1) 制约功能(2) 参与功能(3) 预防功能(4) 反馈功能。
30试述环境激励。
影响环境激励的主要因素有:
(1) 公平因素。即报酬相对值也影响激励的效果。(2) 工作及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成就、赏识、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机会等。(3) 强化因素。强化可分 为正强化和负强化。(4) 归因因素。人的行为获得成功或遭到失败,主要可归因于四个因素: 努力、能力、任 务难度和机遇。
31试述监督的原则。
实施有效监督需要遵循的原则有:(1) 目的性原则。这是监督的首要原则。(2) 客观性原则。监督是一种及时的反馈,这就决定了监督活动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3)异体监督原则。异体监督, 是指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属于不同的主体。(4)超前监督的原则。超前监督的实质在于防患于未然。
32在人际交往中 ," 出以公心 " 就是要正确处理各种利益问题。
33管理艺术就是管理者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
34经济方法适用于任何的管理活动。
35在实行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越来越少地干预经济的运行 , 因此 , 在国民经济管理中主要是运用一些定性分析方法 , 很少或基本不用数量分析方法。
36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主要是对违法犯罪分子进行惩罚。
3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由于价格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 ,所以价格不再成为政府进行管理的政策工具。
38由于行政方法是凭上级行政组织的权威和下级行政组织的服从进行管理,所以,行政方法只能在垂直隶属的管理关系上发挥作用, 而对于平级或横向的管理关系则不起作用。
39在管理中运用社会心理方法,根本上是由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
40社会心理方法可以起到对职工进行全面的政治思想教育的作用,因此,可以替代思想政治工作。
41新闻材料的选择要考虑材料的新闻价值是否有利于本组织确定的公共关系目标。
42管理中运用经济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
运用经济方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1) 要注意其应用范围和限度。 (2) 要注意各种经济手段调节的方法性。 (3) 要注意经济方法调节作用的时滞性。 (4) 要注意经济方法与其他方法的综合使用。
43什么是管理艺术 ? 它具有哪些特点 ?
管理艺术是指管理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智慧和直觉 ,迅速及时、随机应变而又准确有效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管理艺术具有原则上的灵活性、常规办事中的创造性、非常 情况下的应变性、美感基础上的号召性的特点。
44结合实际 , 谈谈管理中如何运用行政方法。
管理中运用行政方法, 有其客观必要性, 而行政方法在管理中也起到了其他方法不能比拟的作用:
(1) 行政方法对提高管理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2) 行政方法是解决一些特殊例外问题的有效手段。
但是, 不可否认, 在管理中过分强调行政方法 , 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
(1)容易使管理系统的动力和活力不足;(2) 容易产生主观主义; (3)不利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为了避免和克服行政方法的弊端, 发挥其积极作用。运用行政方法应坚持以下原则 :
(1)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2)必须建立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3) 行政方法要与其他方法综合运用,取长补 短,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越性。
45原始社会的管理是一种:原始民主式的管理
46现代管理学原理研究的是:管理的一般规律
47 管理主体应具备的能力中,最主要的是:组织、指挥能力
48 行政管理中的集权分权规律是管理的:特殊规律
49 事业部制管理机构的特点是: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50如果企业需要集中各方面专业人才参加完成某项任务或 工程 , 宜采用的管理机构模式是:矩阵制
51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是: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基础
52 现代管理学原理研究方法中, 比较研究方法的客观基础是: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与同一性
53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计划
54 制定管理目标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
55 允许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主要目的是: 保证信息的真实和可靠性
56管理信息的共享性是指信息在输出的过程中:只能使输入一方的信息量增加, 而不会使输出一方的信息量减少
57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是:信息工作者
58制定管理目标的直接依据是: 管理所应解决的问题
59 在管理系统诸要素中 , 作为系统中各要素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介质的是: 信息
60 长期管理目标的时间一般是:10 年
61 要实现管理目标, 必须建立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如果管理目标比较单一, 一般可采用:直线制
62 管理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是: 管理的内部条件所提供的可能性
63在管理客体诸要素中, 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是:人
64 管理的人本观念最核心的内容是:把人的不断解放和发展作为管理活动的最高目标
65管理的人本观念应树立的基本观念是: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
66 在管理中树立系统开放的观念 , 最主要的就是要充分认识管理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 , 正确处理:管理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67行为科学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心 , 强调人的自我实现 ,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 :劳动效率的提高
68关于人性的假设 , 不同的管理学派有不同的认识。权变理论学派关于人性的假设是:经济人
69 系统工程作为一种系统分析方法 , 它所用的方法主要是:定量分析方法
70 用系统观念考察管理活动和管理成果 , 主要看:整体功能的发挥情况和整体效果的大小
71战略措施着眼于具体实施 , 着眼于将各种设想转化为现 实。这是战略措施特点中的:
可行性
72 管理的择优观念必须体现于:管理全过程的优化和整体优化
73通过利用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大规模改造原有产业和企业的技术设备、工艺流程等,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是:技术推进战略
74通过抓优势产业 , 突破国民经济 " 瓶颈 " 制约 , 增强薄弱环节, 推动和发展全局的发展战略是:不平衡发展战略
75马克思认为 , 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节约:时间
76 战略系统体系的灵魂是 :战略指导思想
77决策的核心是 :用人
8. 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现状 , 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直接目标和主要任务的战略是 :富民战略
78在择优观念中, 发展是指:在一定速度下取得较好的效益
79 战略指导思想具有很高的概括, 在战略系统中不允许同时存在多个战略指导思想。这是说明战略指导思想的:一元性
80如果自然状态是不确定的, 但决策者能根据预测情况计算出事件发生的概率 , 并根据概率能对决策结果做出一定估计。 这种决策属于:风险决策
81决策按管理范围或性质的不同, 可分为: 宏观决策和微观决策
82 决策是一个过程 , 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 其第一步应是:摆明问题
83 决策不是简单的拍板 , 不是随意的 , 更不是头脑发热、 信口开河。这说的是决策的 :
程序性
84管理的核心是:决策
85在管理活动中 , 预测与决策的关系是 :. 预测是决策的前提
86 计划是指为实现既定目标:对未来的行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活动
87 编制计划的第一步是:调查研究
88在社会环境中, 通过社会舆论发挥激励作用的是 :伦理道德环境
89 在我国监督体系中位于核心地位的是:党的监督
90" 知足常乐 " 、 " 人心不足蛇吞象 ", 说明 :需要具有主观性
91 激励的基本理论依据是: 人的行为规律
92 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93 监督的制约功能:确定了监督的范围
94 按需要的等级 , 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 , 第四层次的需要是:尊重需要
95在人性假设理论中, 认为人的行为在于追求本身的最大利益 , 工作的动机是为获得劳动报酬的观点是:经济 人 " 假设
96 选拔任用人才首先要解决的是 :路线问题
97 我们党历来坚持的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
98" 出以公心 " 是管理者处理人际关系的 :基点
99 运用行政方法的基本依据是 :任何管理都需要一定的权威和服从
100 经济方法与行政方法结合使用 , 有利于增强经济方法的:权威性
101 选拔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很多, 但根本的是要坚持:竞争的原则
102 社会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是指存在于各种社会心理现象中的一些稳定、必然的内在联系, 它表现为大量社会心理现象的:可重复性
更多内容,请查看
更多成人高考学校,请查看“成人高考院校库”